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案例讨论:一国经济的理想状态

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人们都愿意把钱存在银行,不管政府怎样刺激,老百姓就是不花钱。这时经济的平衡需要用降价。企业要想卖出过剩的产品,就得降价卖,原材料厂家要想卖掉他过剩的原材料也必须便宜卖,便宜人家都不买,就采取赊账。当生产厂家把商品送到超市时,超市也不马上付账。这种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结果,必然就会导致物价指数只能下降。

当各种商品价格上升时,我们就知道了经济开始回暖,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通货(钱就不值钱)开始膨胀了;当物价指数向下时,你应该知道经济开始变冷了,这时总供给超过总需求,通货开始紧缩了。

我们每个人都能观察到一个时期是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否平衡,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物价指数下降,钱值钱叫通货紧缩;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指数上升,钱不值钱叫通货膨胀;如果物价指数平稳,国家的宏观经济平衡。

看完这个案例后,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含义。

2. 在短期和长期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所采用什么手段?

你可以同大家讨论,也可以直接查看案例分析。

分隔小组: 所有参与人
(此讨论区还没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