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弗曲线的产生是在1974年某一天,经济学家阿瑟·拉弗和一些著名的记者与政治家在华盛顿的一家餐馆里吃饭。他拿来一块餐巾并在上面画上了一个图来说明税率如何影响税收收入。然后拉弗提出,美国已处于这条曲线向下的一边上。他认为,税率如此之高,以至于降低税率实际上会增加税收收入。
很少有经济学家认真地考虑拉弗的建议。就经济理论而言,降低税率可以增加税收收入的思想可能是正确的,但值得怀疑的是实际上并非这样。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拉弗的观点。
当里根1980年当选总统时,他进行的减税就是这个政纲的一部分。他总是说:“第二次大战期间我拍过电影赚过大钱。”在那时,战时的附加所得税达90%。“你只能拍四部电影就达到最高税率那一档了。”他继续说。“因此,我们拍完四部电影就停止工作,并到乡下度假。”高税率引起少工作。低税率引起多工作。他的经历证明了拉弗曲线是正确的。
里根认为,税收如此之高,以至于不鼓励人们努力工作。他认为,减税将给人们适当的工作激励,这种激励又会提高经济福利,或许甚至可以增加税收。由于降低税率是要鼓励人们增加他们供给的劳动数量,所以拉弗和里根的观点就以供给学派经济学而闻名。
看完这个案例后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 拉弗曲线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举例说明为什么税收不是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