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6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中更是预言,中国经济出现了超周期的高速增长,并且这种增长趋势还将继续延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蓝皮书主编李培林教授在蓝皮书发布会上指出,这次增长高峰期持续的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没有的,这种态势只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出现过,美国人认为这是反周期的繁荣。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三次高速增长的周期,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是始于2003年,增长速度超过了10%。每次都有一个态势,经济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出现通货膨胀,产生产品滞销、银行出现不良资产等现象,都在重复这样的过程,最后经过一定的着陆以后,经济在逐年下滑之后,重新出现增长。
李培林表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看法都比较一致,2007年仍会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现在出现的超周期增长趋势会继续延续,因为这两年中央的宏观调控,等于是“熨平”了增长波动的波峰,所以我国经济的增长曲线图是比较平缓的,而不是像过去大起大落。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根据‘十一五’规划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我们非常有可能再维持这样的速度20年,甚至30年。”他甚至表示:“到2030年,中国将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看完这个案例后,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 什么是经济增长?
2.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