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文本一: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

2.3.1 黏结的意义

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除了二者具有相近的线膨胀系数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黏结力。为了保证钢筋不从混凝土中拔出或压出,与混凝土更好地共同工作,还要求钢筋有良好的锚固。黏结和锚固是钢筋和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工作的基础。

若构件中的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既不黏结,钢筋端部也不加锚具,在荷载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就不能共同受力。

2.3.2 黏结力的组成

一般粘结力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化学胶结力;2.摩阻力(握裹力);3.机械咬合力。

2.3.3 黏结强度

钢筋的黏结强度通过黏结应力来实现,黏结应力是指钢筋混凝土受力后沿钢筋和混凝土接触面上产生剪应力。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平均黏结应力τ可表示为:

式中:N-钢筋的拉力;

   d-钢筋的直径;

   l -粘结长度。

2.3.4 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

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净间距、横向配筋、侧向压应力,以及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位置等。

另外,钢筋表面形状对粘结强度也有影响,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大于光圆钢筋。

为保证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通常采用的构造措施有:

(1)保证最小搭接长度与锚固长度;

(2)满足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钢筋最小净距的要求;

(3)在钢筋接头范围内应加密箍筋;

(4)受力的光面钢筋端部应做弯钩。

最后修改: 2019年09月4日 Wednesday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