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1.1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1、两部门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

所谓两部门是指只有家庭和厂商的封闭经济状态(不包括政府和涉外部门)。

商品市场均衡:即厂商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与同一时期家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大体相等;

要素市场均衡:即厂商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同一时期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大体相等;

同时还需要厂商和家庭收支大体平衡。在上述均衡的过程中,价格是影响商品或要素供求数量的重要因素。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商品市场;如何生产取决于要素市场;厂商面临的是用有限的生产要素生产什么商品能够获得利润最大化;家庭面临的是用有限的收入购买什么商品能够获得效用最大;分配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3、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理解这一定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经济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资源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资源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资源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对象: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特点:考察市场经济社会的微观经济行为,即厂商或家庭的经济行为;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分析研究围观经济问题;重点考察现代经济条件下发达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活动;从个体、局部角度考察问题;较多的运用数学分析工具。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对象: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

特点:考察市场经济社会的宏观经济行为,即市场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变动的宏观经济活动;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观点分析考察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问题;从整体国民经济角度考察问题;重点考察西方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活动;侧重实证分析。

6、如何借鉴西方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为此应注意:

(1)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假设的条件不同。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一般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即经济人假设;产权明晰即家庭或厂商对财产的权利明确;具有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即市场上每个经济活动主体对有关经济情况具有完全信息。

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是存在的很大的不同。

7、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

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和发达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可借鉴之处,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后修改: 2020年04月24日 Friday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