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2.2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1、弹性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弹性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比例的对比,即自变量变动率与因变量变动率的对比。公式:

公式

弹性系数是指反映自变量变动引起因变量变动的程度,或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用E表示。

弹性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所谓点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小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的变动率的对比,是指函数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公式为:

公式

所谓弧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的变动率的对比,是指函数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

公式

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公式:

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3、影响需求价格价格弹性的因素

(1)需求重要程度。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奢侈品或高档消费品的需求重要程度小而不稳定,所以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重要程度大而稳定,所以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而且,越是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越小。

(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

(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

(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

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4、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公式:

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EM>1。这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称为收入富有弹性。

(2)EM=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收入的变动率相等,即需求和收入以相同幅度变动,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称为收入单一弹性。

(3)EM<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慢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收入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收入缺乏弹性。

(4)EM=0。表明需求量为常量,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收入需求曲线平行于纵轴,其斜率为无限大。

(5)EM<0。表明需求量变动和收入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收和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称为收入负弹性。

5、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公式:

公式

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1)EAB>0。这表明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有两种情况:A商品价格下降,A商品需求量增加,B商品需求量减少;A商品价格上升,A商品需求量减少,B商品需求量增加;这类商品被称为互相代替商品,简称互代品。如米与面等。

(2)EAB<0。这表明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有两种情况:A商品价格下降,A商品需求量增加,B商品需求量增加;A商品价格上升,A商品需求量减少,B商品需求量减少;这类商品被称为互为补充商品,简称互补品。如汽车与汽油等。

(3)EAB=0。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A商品需求量是一常量,即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无关,或A商品价格变化对B商品需求量无影响;这类商品被称为无关商品,简称无关品或独立品。

6、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公式:

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

(2)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

(3)ES<1。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

(4)ES=0。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

(5)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大弹性。

7、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生产的难易程度。容易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商品供给弹性大,反之,不易生产且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供给弹性小。

(2)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小,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小。

(3)生产采用的技术类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较难,商品的供给商品较小,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相对容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

(4)商品保管难易程度。容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容易,其供给弹性较大,不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困难,其供给弹性较小。

最后修改: 2020年08月14日 Friday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