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劳动供给曲线及影响因素
劳动的供给不仅取决于劳动的价格——工资,而且也取决于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或闲暇时间的多少,所以研究劳动供给要从劳动者对既定的时间资源分配开始。
劳动者能把多少时间用于闲暇时,主要考虑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是劳动者享受闲暇的代价,它代表享受1小时闲暇必须牺牲1小时工资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小时工资率越高,即闲暇的机会越来越高,劳动者会多选择劳动、少选择闲暇;反之,小时工资率越低,即闲暇的机会成本低,劳动者会少选择劳动,多选择闲暇。劳动与闲暇时间的最优选择,即理想的均衡就是1小时闲暇的边际效用等于1小时劳动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社会习俗和人口总量及其构成也影响着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
注释:横轴为劳动数量L,纵轴为工资率W,一般成SLSL0为劳动供给曲线。
图5-3 劳动供给曲线
2、劳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的弯曲程度取决于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工资率提高带来上述两种效应,而这两种效应的相对程度又决定着单个劳动者提供劳动量的状况。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量随劳动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劳动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向右上方倾斜。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量随劳动价格的提高而减少,劳动供给曲线为负斜率,向左上方弯曲。
3、土地的需求和供给曲线
经济学上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具体讲包括地面、矿藏和水域等。土地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最重要特点是土地供给量是固定的,完全无弹性,因此,土地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线。
图5-4 均衡地租的决定
由于土地供给的无弹性,所以对土地需求成为决定地租的唯一力量。根据生产要素需求原理,厂商使用土地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决定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即土地的VMP,如前所述,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地租、准地租、经济租金
(1)地租:是土地价格,具体说是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价格。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资源也像土地一样,其供给具有固定性,我们把这些固定不变资源的价格称为租金。因此可以说地租是土地资源的租金,而租金是一般化的地租,或说地租是租金的一种。
(2)准地租:地租或租金都是指资源供给是固定的,即无论长期或短期都是不变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些生产要素在长期中是可变的,而在短期内是固定的。我们一般把这种长期可变的短期固定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称为准地租或准租金。
(3)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一般准租金,指的是边际生产力较高、素质较好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由需求决定的一种超额收入。而经济租金则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①二者的共同点:都由需求方面决定,与供给无关;
②二者的区别:如果一种租金与需求有关、与供给无关,且仅在短期内存在,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较好带来的,那么它就是一般准租金;如果一种租金虽然也由需求决定、与供给无关,但它是需求增加的结果,并非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高所致,而且长期存在,那么它就是经济租金。
5、经济租金与消费者剩余的关系
仅就经济租金与消费者剩余而言,经济租金与消费者剩余有共同之处:二者都产生于实际发生额(实际收入额或实际支付额)与自己内心所愿意的数额(愿意接受的数额或愿意支付的数额)之差额。
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消费者剩余是产品的消费者得到的额外福利,但只是一种心理感受,并非实际收入的增加;生产者剩余则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得到的额外收入,该收入确属实际收入的增加。
6、利率与资本需求曲线
利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它是影响厂商对资本的需求量的重要因素。利息率越高,资本需求量越小;反之,利息率越低,资本需求量就越大。
单个厂商对资本的需求曲线,就是该厂商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把单个厂商对资本的需求曲线加在一起,即形成资本的市场需求曲线,它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图5-5 资本市场的均衡
7、资本的供给曲线
资本所有者的既定收入中,用于未来消费的越多,则用于现期消费的越少,于是,现期消费的边际效用增大,现期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减少得越多。因此,资本所有者提供的资本越多,要求的利息率越高,资本积累和资本供给与利息率正向变动,资本的市场长期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