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公共财政的特征及职能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体现着政府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
公共财政是经济发展中财政范畴的一种类型或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一种模式。
特征:
第一, 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全社会的整体需要,即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主要包括行政、国防、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要,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及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提供的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具有整体性、集中性和强制性特点。
第二,立足于非营利性。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不应该也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第三,收支行为规范化。主要包括财政收支活动要以法律为基础、按法律要求办事,全部政府收支纳入预算,以增加政府收支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等。
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三项:分配职能(公共财政的最主要职能)、配置职能和稳定职能。
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工具)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1) 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总量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增减政府购买支出来调节国民收入。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定价津贴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收入的再分配, 即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政府投资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2)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及公债等。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手段。改变税收总量和税率会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当税收不足以弥补支出时,政府可以发行公债。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公债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它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政府发行公债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影响金融市场的扩张或紧缩, 进而影响货币供求和社会总需求水平。
3、财政赤字的作用
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财政赤字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税收减少,而用于失业保险、贫困救济的支出增加,出现财政预算赤字这可以减轻社会需求的下降,缓和经济波动。此时,如果单纯为了保持财政预算平衡,而增加税收或削减政府支出, 则势必导致社会需求的猛烈下降,加剧经济危机。反之,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税收增加,而用于各种救济的政府购买支出减少,造成财政预算的盈余,这可以抵制社会需求上升,减轻经济膨胀。此时,如果为了使预算平衡,而减少征税或扩大支出,必然扩大社会需求,加剧物价上涨。因此,主张实行财政平衡是不必要的,平衡财政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想状态,财政赤字却成为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于是赤字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财政赤字的负效应:
(1)挤出投资。当财政因支出庞大、入不敷出而产生预算赤字时,更多的时候政府会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这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当公债发行过多,且公众出于对国家信用的高度信任而争相购买国债时,则由于政府占用资金比重过大,必然造成货币市场资金不足,靠贷款的投资减少。
(2)公债利息支出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
(3)给子孙后代造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