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案例分析: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案例分析:

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物价水平低,存在着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使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的政策。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水平高,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的政策。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减少有利于抑制投资,转移支付的减少可以减少个人消费,这样就压抑了总需求。增加个人所得税(主要是提高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减少,从而投资减少,这样也会压抑总需求。

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的扩张。先来看出口。净出口将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再来看投资。在近几年的投资中,由于一直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了大量的国债,政府投资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据有关媒体报道,2005年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后,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贸易顺差可能会更小。显然,净出口将不会再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发行的国债将会比今年减少300亿元。直接减少的国债投资是300亿元,但由于国债投资都有很强的带动效应,由这减少的300亿元国债连带而减少的其他相关的银行投资、民间投资数量也不可小视。只有真正启动民间投资,让企业自主投资,才可能使得投资依然能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最后修改: 2020年08月14日 Friday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