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13.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

1、经济开放度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加强了商品、资本与劳务的往来,即为开放度。

公式

经济开放度=进口/GDP×100%

影响因素:经济开放程度;资源赋予程度;经济结构特征;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与经济政策。

2、经济开放程度对经济的影响

开放经济对一国经济会产生影响。它既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给本国经济带来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使国内经济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从而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开放有利有弊, 但从总体和长期来看,开放是利大于弊。

开放经济中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来说明。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国民收入的变动通过进口的变动进而影响与之有贸易关系的国家的国民收入的变动, 而后者的这种变动又会影响前者国民收入的变动。这种一国国民收入变动对另一国国民收入的影响称作“溢出效应”,而受到“溢出效应 影响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变动,对原来引起这种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则称为“回波效应”。

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开放程度。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对别国的影响以及受到别国的影响都大;开放程度低的国家对别国的影响以及受到别国的影响都小。开放程度不同的国家, 外部因素对国内经济运行与经济政策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一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时,首先要考虑到该国的开放程度。

3、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通常由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平衡账户组成。

(1)经常账户

它是国际收支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 其中包括:第一,商品贸易收支,即因商品进出口而引起的收支, 也叫有形收支项目。第二,劳务收支,如运输、邮电、银行等收支。第三,国外投资的利息和股息。第四,单方面转移支付, 即一国对外的无偿支付。这又可分为私人单方面支付和政府单方面支付。

(2)资本账户

它包括长期的资本流动和短期的资本流动。长期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中长期出口信贷等。短期的资本流动包括临时性融资借贷、国外存放款、购买短期债券等。

(3)平衡账户

它是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表账面上的平衡而设立的,包括官方储备、错误与遗漏两项。一国在一定时期出现国际收支的赤字或盈余,就要通过官方储备的变化来进行来调整的,以弥补其“缺口”。官方储备一般包括黄金、可兑换的外国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储备和特别提款权等。

4、汇率制度

汇率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包括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大类。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固定汇率制度起源于金本位制时代。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又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前者指政府不采取任何干预汇率的措施,听任外汇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后者指政府采取一定程度干预汇率的措施,以便使市场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

最后修改: 2020年04月24日 Friday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