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
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凡在一定的年龄段愿意工作而没找到工作的人就叫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经济中3——5%失业率属于充分就业。评价一个国家失业率的主要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失业率“度”的掌握大体标准是:3%以内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紧张型,5%左右属劳动力供给宽松型,7%以上为失业问题严重型。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的就业问题比其他国家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水平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与转型国家相比也算比较高的。例如,2002年欧盟的失业率为7.6%,美国为5.6%,加拿大为7.6%,转型国家为13.5%。
因此,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应成为我国政府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力争社会的低失业率,促进充分就业的实现;构筑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对所有的求职者平等地提供包括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在内的必要的服务;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调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就业服务过程中扶助劳动力市场上条件较差的社会成员就业,消除性别、年龄、残疾上的歧视;通过立法和监督,维护就业竞争的公平性,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保证失业的社会成员的生活;运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1) 联系
① 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② 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2)区别
①含义及实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表现不同:通货膨胀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
③原因不同:通货膨胀主要是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货紧缩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④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的出现,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人们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⑤解决办法不同: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抑制通货紧缩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