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案例讨论:“钱从这里滚出去”

中央银行用什么办法把钱投放到市场上,又是用什么办法把钱抽走。在美联储格林斯潘的办公桌上放着这样一块排子,上面写着:“钱从这里滚出去”他非常形象地说明中央银行控制着货币的供给。中央银行主要用以下“三大法宝”控制货币的多少。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子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比如,有些企业手中有一笔闲钱,即不想投资,也不想扩大再生产,更不想进股市,担心风险太大。于是他们决定买债券,因为债券利息高于银行利息,风险又小于股票。中央银行发现经济过冷,就买进,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鼓励人们去消费、去投资等刺激经济的回升。中央银行发现经济过热就卖出,卖出有价证券实际就是中央银行回笼货币,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人们消费和投资的钱就少,经济就会适度的降温。公开市场业务能够灵活而有效地调节货币量,针对市场资金多余和短缺的具体时间和领域进行操作。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方式。比如说,一个人手中有一张1万元的国债,还没到期,但他现在急需要一笔钱,于是他把这1万元的国债拿到银行去换成现金。这时银行收取一些手续费。这就是贴现,贴现的期限一般较短,为一天到两周。商业银行收下1万元的国债,暂时还不需要钱时,他就可以放在手里,等到期时兑现,赚取利息。如果商业银行也急需现金它就可以到中央银行去贴现贷款。中央银行收下1万元的国债后,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贴现率给该商业银行。这个贴现率在我国叫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这样商业银行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就可以增加它对客户的放款,放款的增加又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或严格贴现条件,使商业银行资金短缺,这样就不得不减少对客户的放款或收回贷款,贷款的减少也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做准备金的比率,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通俗地说,当人们把1000元钱存进银行,银行就必须把一笔钱放在中央银行。假如准备金率是10%,商业银行只能往外贷款900元。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假定商业银行的准备率正好达到了法定要求,这时,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这部分超额准备金可以作为贷款放出,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原有的准备金低于法定要求,于是商业银行不得不收回贷款,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看完这个案例后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是什么?

2. 在不同时期如何运用货币政策?

你可以同大家讨论,也可以直接查看案例分析。

分隔小组: 所有参与人
(此讨论区还没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