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未启用
跳到主要内容

3.4 计划工作的程序

为了保证计划工作的有效开展

完整的计划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机会分析、确定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图示如下:

图: 计划工作特征

1.机会分析:

对机会的分析、评估,是计划工作的起点,其目的就是要抓住机会,促成发展。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分析环境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组织自身资源状况;分析自己利用机会的能力;列举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分析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力求抓住机会,避开威胁。

2.确定目标:

在机会分析的基础上,为整个组织以及各级单位确定工作目标。目标为所有管理决策指明了方向,并且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发生的绩效。

当代管理学家认为,任何组织的目标都是多元化的,除了追求利润,还可能追求增加市场份额或满足员工福利等。彼得·德鲁克认为,凡是成功的企业组织都会在八个方面确定目标:市场、技术改进与发展、提高生产率、物质和金融资源、利润、人力资源、员工积极性发挥和社会责任等。

3.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

明确计划前提条件就是分析、研究和确定计划工作的环境,或者说就是预测实施计划时的环境。例如,在制定市场营销目标时,需要了解这样的信息: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将是什么样的?顾客有哪些新的需要?竞争对手会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措施?企业与中间商的关系如何?等等。负责制定计划的人员对环境了解得越细致、透彻,计划制定得将越具有效性,计划执行过程也将越顺利。

4.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通过发挥创造性,挖掘实现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在提出可行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创造性,以找出最满意的方案。

5.评价各种备选方案: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并排序。评价标准有两个:确定的目标和计划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评价工作有效地进行,计划工作者需要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如成本、收益等;再者对这些指标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然后,根据该体系,结合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对其作出评价。

6.选择方案:

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选择方案时应考虑组织所处生命周期、环境不确定性等权变因素。现实中,有时可能会有两个可取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定首先采取哪一个方案,同时将另一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作为备用方案。

7.计划分解:

计划分解可以沿空间和时间两个方向进行,即在组织内部各层次和各部门间进行计划的分派、落实,同时将长期计划分解为中期和短期计划,最终形成一个计划连锁体系。

8.编制预算:

把计划转化为预算,使计划定量化。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分配计划。预算工作做好了,可以成为汇总和平衡各类计划的一个工具,同时也可以成为衡量计划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

放松一下,给你讲一个“麦当劳”的故事 

走动式管理

雷·克罗克,是麦当劳快餐店的创始人,他有一个习惯,不喜欢坐在办公室办公,大部分时间都在“走动管理”,即到所有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

麦当劳公司曾经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困损,克罗克用他的“走动管理”发现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

克罗克发布命令,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并立即照办。

很多人私下里骂老板是个疯子。不久,大家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发现管理当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于是,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

考考你

学到这里,我要提问啦,你可要开动脑筋想想哟!

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计划工作的八个步骤是怎样的?

提示

提示:计划工作过程包括:机会分析、确定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

最后修改: 2020年12月19日 Saturday 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