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有两个基本问题:①作为达到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宽度限值,即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根据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确定;②裂缝宽度的计算。平均裂缝宽度主要是根据粘结滑移理论推导而来的,另外还考虑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有效约束区的影响。最大裂缝宽度则等于平均裂缝宽度乘以扩大系数,扩大系数是考虑裂缝宽度的随机性以及荷载长期作用效应组合的影响。
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可借用材料力学公式计算。由于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和构件受拉区存在裂缝,构件处于加载过程的第Ⅱ阶段,混凝土变形模量和截面惯性矩均随作用于截面上弯矩值的大小而变化,因而截面刚度不是常数,这与匀质弹性材料构件不同。
3. 根据平均应变的平截面假定可求得构件纯弯段的平均刚度,即式(9-37),该式分母第1项代表受拉区混凝土参与受力对刚度的影响,它随截面上作用的弯矩大小而变化;第2项及第3项代表受压区混凝土变形对刚度的影响,它们是仅与截面特性有关的常数。因此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抗弯刚度与弯矩有关,这就意味着等截面梁实际上是变刚度梁,挠度计算时应取最小刚度。
4. 在荷载长期作用下,由于混凝土徐变等因素的影响,截面刚度将进一步降低,可以通过挠度增大系数予以考虑,由此得到构件的长期刚度。在进行构件挠度计算时,应取长期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