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狭颂》的结构特点跟其他的隶书有相同之处。对于初学者来讲《礼器碑 》结构特点是比较规范的,字结构呈上紧下松 、内收外放的特点。《张迁碑》与《礼器碑》相比则刚好相反,它的结构是上松下紧、外收内放。而《西狭颂》的结体是介乎两者之间,下面我们通过三者的对比来学习。如图2-1《礼器碑》的“学”、“表” 字结构呈现上紧下松状态,“孔”字呈内收外放,中宫紧缩的状态。而《张迁碑》的结构特点与《礼器碑》相反,如图2-2“君”、“幕”、“龙”字结构上松下紧 外收内放。《礼器碑》作为成熟时期的隶书代表,它的结构特点呈上紧下松,内收外放,此为隶书结构的常数。《张迁碑》字结构呈上松下紧,外收内放,系为隶书结构的变数。我们也可以把《张迁碑》的结构特点看成是《礼器碑》结构特点上的一种变化。
表
学
孔
图2-1 《礼器碑》
君
幕
龙
图2-2 《张迁碑》
《西狭颂》的字结构特点是兼而有之的,如图2-3“年”、“克”、“嘉” 三个字结构呈上紧下松。如图“恶”、“来”、“审”字结构则是上松下紧。在《西狭颂》中,不同的字结字特点也不尽相同。从整体来看书家把两种变化融合的很好,两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并不觉得唐突,反而丰富和谐。我们在《西狭颂》的学习上要从这两个方面多体会,对今后的创作会有很多启示。
年
克
嘉
图2-3 《西狭颂》
恶
来
审
图2-4 《西狭颂》
《西狭颂》从结构分类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通过这种区别去研究《西狭颂》的结构特点会更容易把握一些。我们在研究《西狭颂》不同的结字类型时,对结字规律的进行总结,可以起到在创作时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什么叫独体字呢?顾名思义就是以基本笔画为单位组合而成的字,这个字把它分解开来都是一些独立的笔画。那么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字。合体字往细里分类又可以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全包围。我们把这些汉字分解归类到不同的结构类型当中,总体来说是字笔画的多与少不同,字的形态不同,他们的一个总体要求和规律是相同的。
在创作中笔画越少的字越不好写,笔画多的字反而好处理。在选择创作文字内容时,有经验的书家会选择一篇文字中有笔画多的和笔画少间杂的内容,这样文字本身笔画的繁与简,疏与密会形成丰富的对比,书写起来也是有节奏的。如果所选的字繁与简的程度差不多,字跟纸之间的这种黑白关系就会不明显 。笔画少的字写起来,难在哪呢?它要求书写的每个笔画的位置一定要准确,一旦写的不准确则很难通过别的笔画补救。那么就笔画多的字,如果前面写的不准确,则可以通过后面的笔画调整过来。有的字我们书写时前面没有处理好,后面通过调整复归平正了,那这样的字则会非常精彩!所以抓住规律就能够制造险绝,又能复归平正。从字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独体字是合体字的基础。如果把独体字这个最基础的解决了,那么对合体字的驾驭或把握就能够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