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学习《西狭颂》中合体字的第三种结字类型左中右结构,左中右结构是由左中右三个部分组成。遇到这类字的处理需要考虑三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31“测”字每个部分写的要窄长,相互的这种组合形成扁势。 但要注意的是左中右三部分的组合并不是均等的关系,三个部分之间左部和中部紧密,右部疏,或左部疏,中部和右部紧密。简单来说是把三部分通过疏密关系合并成两部,主要是避免左、中、右三部分之间彼此孤立,避免字显得琐粹。除了处理左中右部的疏密关系,还需要处理它们之间的上下、长短的错落关系等等。我感觉帖中“测”字写的比较平, 把“测”字中部的“贝”向下拉长一点,三部分之间的长短错落的变化就会好一些,如图2-32。把隶书的结字写平正容易,但在平正当中蕴含险绝是比较难的。平正当中蕴含险绝的字更有姿态,更生动。

图2-31 《西狭颂》

图2-32

向背关系在左中右结构的字中依然很重要,如图2-33“卫”字结字的关系取背势,三部分之间空间紧密。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间突出。双人旁的竖为曲,中间的竖两头粗中间细,右侧的竖粗壮有力,很好的处理了长短、曲直的变化。

图2-33 《西狭颂》

如图2-34“衡”字左部高,中间、右部渐低,形成高低错落。“衡”字双人旁与中部之间营造了字内主空白,空间疏朗富于变化,中部与右部之间空间相对紧密。

图2-34 《西狭颂》

我们在临习的时候既要把握准确又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恰是今后书法创作当中所需要的能力。变化能力的积累源于临摹时的思考与把握。有的同学临摹时只是以临摹准确为目的,当创作时却觉得变化的能力不足,这其实是把临摹与创作的关系割裂了。因此临摹时对字的主动解析、理解比不理解的被动“抄准”更为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