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创作隶书作品时通常会打格或叠格,格子为方格或长格。隶书的字形呈扁势,在有方格的纸上书写会呈现字距疏、行距密的章法特点。这与楷书的章法关系不同,楷书字形偏长,在方格里书写呈字距密、行距疏的特点,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隶书的创作中章法形式是多样的,第一种是有行有列,字疏行密,如图3-26《西狭颂》、图3-27《礼器碑》、图3-28《张迁碑》、图3-29《曹全碑》、图3-30《乙瑛碑》等。第二种为有行无列,字密行疏。如图3-31《赵仪碑》的章法有行无列,字形大小错落,活泼自然。第三种有行无列,字疏行密。如图3-32东汉《兰陵城前村墓题记》,这个碑有明显竖向界格,每一行是垂直的,上下字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的,行与行之间形成字的错落关系。第四种是无行无列,如图3-33《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刻在陕西汉中市褒城镇北古石门以南崖壁上,文字的纵向和横向分不出行和列,加上崖壁的风化、剥落,文字与崖壁浑然一体。从上述章法形式来看,无行无列的章法创作起来比较有难度,需要作者具备美术形式构成的知识、对其他书体的观照,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等综合的能力。

图3-26 《西狭颂》

图 3-27《礼器碑》

图3-28 《张迁碑》

图3-29 《曹全碑》

图3-30 《乙瑛碑》

图3-31 《赵仪碑》

图3-32 东汉《兰陵城前村墓题记》

图3-33 《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