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行书的学习也是从临摹经典法帖开始。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行书范本可谓汗牛充栋,该如何选择一本适合初学的字帖可是大有讲究,若范本选得好可使我们少走弯路,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大家不可不慎。
1.经典性原则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们选择的行书范本必须是具有“乎上”的,具有经典性的法帖。所谓经典性,一般指的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历史上留存的作品,而不包括当代作品。历代经典作品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作品本身是经典的也适合于入门学习的,一种是作品本身也具有艺术上的经典性,但不适合作为入门学习的范本。我们要从前者入手。
2.法则型原则
所有经典的行书作品都蕴含着艺术情感的表达和艺术法则的体现,不过落实到具体作品则两者各有侧重。为此,我们可以历代经典的行书作品分成宣情型和法则型两类。宣情型作品指的是以情感表达为主要倾向,更多个人风格的表现,其中的艺术法则居于次要或第二位。典型的如徐渭、傅山等的行书;法则型则反之,更重法度与规则,多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性,比如米芾、赵孟頫的行书。作为行书入门的范本,当然首选法则型。
3.普适性原则
书法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高深入的过程,类似万丈高楼平地起,起始的基础甚为重要。后续的学习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展开的,基础的学习要利于后续的进一步学习。若开始的方向错了,路走偏了,则容易形成不良习气,导致积重难返。因此,行书的入门选择要贯彻普适性原则,换句话说,我们要选择阳关大道,而非急功近利的捷径。
有了以上行书范本选择的几点原则,就可以选择字帖了。我们现在学习书法的字帖基本都是印刷本,这其中即存在着印刷质量的问题。为避免因印刷质量低而产生的误导,同样的字帖我们当然要选择印刷质量高,图版清晰的。墨迹本最好还要选择彩印本。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店等是专业性的书画类出版社,历史悠久,出版质量有保证。当然,与上个世纪相比,如今的书画图版印刷质量普遍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可供我们选择的余地也很多。另外,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APP的开发,使我们更有机会看到大量高清晰的书法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