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书法作品的风格构成,除了书写者笔法、审美趣味等主观因素外,还与笔、墨、纸等物质材料的客观因素密不可分。毛笔性能有软硬之分,纸张有生熟之别,墨有松烟油烟之类,学书者不可不知。

1.笔

中国自古便用动物兽毛制作成书写用的笔,故称毛笔。兔毫、鹿毫、鼠须、獾毫、猪鬃、马毛、黄鼠狼毫、鸡毛、羊毫,等等,皆可用来制毛笔。按笔毫的软硬性能说,羊毫是软毫的代表,狼毫则是硬毫的统称。当然,还有介于羊毫与狼毫之间的兼毫,如大白云、七紫三羊等。

晋唐时期多用硬毫,羊毫则是在明清以后才大量应用。王羲之使用的也自然是硬毫,据说《兰亭序》是用鼠须笔、蚕茧纸书写而成的。我们学习《集王圣教序》自然也宜选择硬毫或兼毫,羊毫很难书写出应有的笔画的线条质感。

2.墨

古人采松树烧烟制墨,号为松烟墨。通过烧植物油或动物油,集烟以制墨者则称为油烟墨。松烟或油烟墨皆为固态墨块,使用时需就砚台和水研磨成墨汁。自二十世纪上半叶发明墨汁以来,为学书者省去了磨墨之苦,以其便捷、易携带、高效率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市面上老牌的墨汁品牌有一得阁、曹素功、红星等,近年来新的品牌也是层出不穷。墨汁与传统的墨块相比,胶性重,颗粒粗,使用时要有选择。同时,使用后不宜倒回墨汁瓶,以防变质。行书所用墨汁宜选细腻不滞笔、浓淡适中者为佳。

3.纸

纸张出现以前,中国古人将文字书写在兽骨、金石、竹木、绢帛等材料上。现在可见最早的纸,可追溯到西汉早期。东晋时期,纸张已普遍用于书写,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在明清大量使用生宣纸以前,用于书写的纸张都偏于熟性或半生熟性能,在晋唐宋元时期的书写墨迹中,我们很少能见到涨墨渗化的效果。王铎涨墨氤氲的笔墨是与他纸张、绫绢等材质性能密切相关的。

初学书法,纸张的选择也要尽可能与原帖的性能接近。开始学习《集王圣教序》,我们就选毛边纸之类性能偏熟性的纸张为宜。若有一定书写基础,则各种性能的纸张皆可尝试。

4.砚

中国传统的砚台都采用天然的石材或泥等制作而成。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砚。砚台本是用来研墨的,当我们使用墨汁时,砚就仅剩容器的功能了。在笔墨纸砚的四宝中,砚台的要求最低,凡是可用于盛墨汁的容器,其材质不论瓷器、珐琅、水晶、玻璃、塑料等皆可胜任。

当然,作为书法学习者,很需要体验一番如何研墨书写。从在自己喜欢的一方砚台中和清水研墨开始,到展纸掭墨挥毫,直至作品完成,既是一个完整的书写过程,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体验过程,更可以判别研墨与墨汁书写的不同。因此,备一方自己喜欢的砚台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