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小轻重

汉字既有独体字,更多的是由各个部件组成的合体字,可分成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在结构造型上还可以通过笔画或部件的形状大小、粗细轻重等变化来给人以美的欣赏。

如图6-7所示,“业、奘”两字上大而下小,给人以笨拙憨厚之感。如图6-8所示,“若、是”则反之,予人起潇洒飘逸之想。如图6-9所示,“拯、将”两字一左粗右细,一左细右粗;一笔画少者粗之,一笔画多者粗之,给人回味无穷。此类结体往往“有悖于常规”,学者尤需用心体察。

Image

图6-7 “

Image

图6-8 “

Image

图6-9 “

2. 上下错位

静态平正不是行书结体造型的主要目的,动态中的平衡才是其要追求的造型原则。在上下结构的造型中,有意识地制造一些上下之间的错位关系,能增加单字的动态感和生动感。有时,改动其中的某一笔,其结构即判若两途。

如图6-10所示,“集”字上一短竖左倾,“崇”字下一竖钩左倾,都使整个字结构生动了起来。当然,《集王圣教序》中更多的是采用上下部件之间的左右错位来达到结体的生动。如图6-11所示,“墨”字“黑”左倾而“土”右倾;“会”字人字头的平正与“日”字的左倾;“制”字上半部重心左移而下半部“衣”字则右移。

Image

图6-10 “”“

Image

图6-11 “制、墨、会

3. 同类变化

汉字结构中有一类是由相同笔画或部件构成,作为艺术结体的造型,就需要对此作出变化处理。《集王圣教序》中的例字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如图6-12所示,“翠”字两个“习”字,一断一连,自然生动;”质“字两个”斤“,一斜一正,摇曳多姿;”宫“字两口,一小一大,一方一圆,上下连带,和而不同。至于“虫、摄”等字有三部分相同部件处,都在各自的姿态、繁简、断连、大小、方圆等方面极尽变化之能事,故而千姿百态、仪态万千。同类变化的原则是要协调,要异而能和,不可为变而变,弄巧成拙。

Image

图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