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斗方相较,横幅的左右展开增强了横势,若进一步展开则可成为长卷。很明显,横幅中的行数增多了,行书横幅仿作的关键就是处理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Image

图7-3 行书横幅(梁文斌)

仿作的第一步,确定与横幅尺寸相应的内容。初次练习仿作,选择的内容在字数上不要太多或太少。字数太多则行数更多,字数偏少,则字大而一行之中字数少,都不利于一开始的行书横幅的仿作练习。本件横幅作品《陆游诗一首》为五言律诗,一行字数以四五字为主,正文十三行、落款二行,较为适宜。其次,内容中多冷僻字、重复字的要慎选。比如《诗经》中的内容,许多诗歌整首就几个字不同,且多是现不常见的字,书写起来人为增加了难度。一般而言,唐宋诗词中的字多数为常见,也较少重复,是我们行书仿作练习中可选的理想内容。

仿作的第二步,从《集王圣教序》中集字。尤其是仿写出帖上没有的字,要与帖中现有的字在笔法、结构上情调相似。此中已含有创造的因素在,大家要重视,也是我们以后走向独立创作的起步。作为创作而言,即使是帖上现有的字也要进行适当“改造”,否则与电脑集字无异。

初涉仿作,多次练习是必要的。对每一次练习都要作总结调整,以其做到最佳。在此阶段中,宜作“加法”,即增加作品丰富性的各种元素。

比如,此例作《陆游诗一首》中有下列要素是可借鉴的。首先,是整体上有轻重起伏的节奏变化。既有行与行之间的节奏变化,如第八行的浓重,紧接着第九行的枯淡轻巧;也有一行之内的轻重变化,如第一行的从重到轻、第三行从轻到重。其次,上下字之间有断、连的变化,字距有疏密。第三,少数字采用草书以调节气氛。如“草、手、夫、今”等字。第四,空白造型上有呼应变化。比如,下边线上第三行“入“字下小空白与第五、六、十二行下部空白的呼应;“稀”字长竖创设的空白与最后一行下部空白的呼应,等等。第五,利用钤印对整体章法进行微调。